初次验配助听器后要怎样佩戴助听器

有些听损者初次使用助听器刚刚开始不能适应,抱怨堵塞感、异物感太强,抱怨声音不够真实清晰。造成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:比如验配失当、产品质量低劣、心理期望过高等等。 其实戴上助听器是需要一个康复训练的过程。

初戴助听器您是否会感到声音很大,没听多少时间就会变得很疲劳,是否感到大脑捕捉声音的能力变弱了;是否有时候也会觉得听到了但仍然听不清······其实这些现象都属于正常的。原因就是你的听觉系统已经关闭了很久,这就像一部多年未用的机器,重新启动投入运作自然是需要时间的。

助听器适应总的原则是:坚持配戴,分步适应。

从每日佩戴时间上讲,宜从短到长;在初戴的天数里,一般不超过三刀四个小时。

从音量调节上看,宜先小后大;不要将音量调的过高,尽量在1-2米之内交谈。

从使用环境说,宜先安静后嘈杂、先简单后复杂。 不宜一下子过度到特别吵杂的环境。

验配后仍然需要有个不断调试的过程:在佩戴过程中产生什么问题及困惑记下来告诉验配师。

一般初次配戴助听器的用户都需要一个:试听—-初适应—-调试—-再适应—–再调试这样的过程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程度,一般需要分别在初次佩戴后相隔一个月,三个月,六个月返回选配中心调试一次。另外由于听力水平有可能因为时间和年龄的改变而发生改变,为了使助听器始终保持适合您的状态,所以起码每年需要返回听力中心测试听力、重新调试助听器一次。

如此循序渐进,才能够帮助使用者尽快度过适应期,使助听器的作用大限度地发挥出来。一旦如此,相信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会“戴上的助听器摘不下来”。换句话说,助听器不仅不会加重原有的耳聋程度,反而有助于延缓听觉退化的进程。

有一种情况例外—有些听障人士使用了不适宜他们的助听器。若300度的近视眼戴用800度的近视镜显然有害而无益。助听器也是如此。

听觉系统是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,我们能否听得清楚关系到两方面的问题:

(1) 助听器的频率响应及响度控制等性能参数是否调试合适。

(2) 是否具备良好的中枢言语分辨能力。

前者受到助听器质量性能以及验配师调试水平优良的影响;而后者只有靠自身不断地适应和坚持不懈的训练来得到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