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障儿童家长的认知误区

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,作为聋儿的“一任教师”,家长对残疾孩子的态度、言语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经常地起作用。家长不同的态度、不同的家庭环境为残疾孩子的心理素质打下不同的“底子”。

随着家长参与度越来越高,我们发现家长在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往往存在几个认识误区,特此提出,希望引起关注。

个误区:孩子太小,不适应集体生活,大一点再送康复中心

我们在对小龄孩子的观察中发现,孩子们适应能力很强,一周之内就会适应康复中心的学习和生活,自己会很主动地吃饭,喝水。

其实,在康复中心所有的孩子都要学会自己动手穿衣、吃饭、大X等等,因此,孩子们早一点去康复中心不但可以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,还可以摆脱在家中都要依赖父母照顾的生活方式。

此外,在康复中心可以培养孩子与他人交往的能力,提高他们的社会化程度。康复中心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,孩子进来以后,可以从自我为中心逐渐过渡到学会为他人着想,在与小伙伴的相处中变得合X,学会体谅别人,同时对自己也会有更高的要求。而且因为周围环境的改变,孩子会通过观察收集更多的信息,从而为语言和听觉康复做更多的积累。

第二个误区:对于刚开机能听到声音的孩子,为什么叫他却没有反应?

对于刚开机的孩子,我们首先对孩子进行听觉察知的训练,给孩子听一些与他的生活环境相关且熟悉的、有意义的不同频率的声音(如:自然环境声、言语声、玩具声、音乐声、歌曲等),并引导孩子对声音的有无做出相应的判断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,孩子们就能很好的配合听觉察知游戏,如听声放物。这就是家长常说的“有反应”了。但在这一阶段,孩子多半还不能对自己的名字做出反应,仍需要进行相关的听觉识别、理解等练习。

第三个误区:孩子听得很好,为什么不说话?

实际上,孩子并不是听到声音就能开口说话了,在孩子开口说话前,需要大量的声音X和语言输入。

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在语言发展的顺序上是相同的,都要经历喃语期——双词句阶段——实词句阶段——成人句阶段。

孩子学习语言是一个积累的过程,孩子开始听声音也好,学语言也好,都是从量(更多的声音及语言)的积累到质(能听会说)的变化,家长们不要着急,毕竟化茧成蝶是一个过程,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。

第四个误区:先解决孩子的语言问题,再培养其他能力

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,孩子所有能力的培养都是有敏感期的,

0-3岁语是言的敏感期;

2-4岁是动作敏感期;

一般2.5-6岁是进入了常说的社会规范敏感期;

4.5-5.5岁进入阅读敏感期;

我们不能只强调孩子语言的发展而忽视了关键期内其他能力的培养。应该让孩子各种能力得到均衡发展,这样才能真正融入社会,而不是一个游离于正常人和听障儿童中间的边缘人。

第五个误区:过于看重教育者能力,忽视自己应付出努力

有些家长认为自己能力不行、不会教孩子,因此把期望寄托在教师身上,认为教师教孩子进步快;还有些家长自身能力较强,经过指导教学技巧有了很大提升,给孩子上单训课时也常获得教师的肯定,然而,他们的孩子进步却较慢。经过仔细了解才发现,原因在于这些家长不够踏实,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。以上两种家长都是把教育者的能力看得过于重要,忽视了孩子学习过程中家长和孩子的努力才是不可缺少的。纵观那些康复效果理想的幼儿家长,其能力有高有低,他们取得进步的共同法宝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与付出。

事倍功半的康复训练带来的是家长的挫折感和孩子成长的延误,因此,走出误区,提高效率,重视孩子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,关注孩子的全面康复,在孩子进步的同时,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进步,付出应有的努力,才是听障儿童康复训练迈向成功的必然选择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